省關工委“老少共攜手、喜迎二十大”主題活動現場
全省關工委“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暨游基地、學黨史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二七紀念堂舉行
一個支架、一部手機、兩位負責協助的志愿者,這是周慧玲直播的“標配”。她系著標志性的紅圍巾,在直播間里與觀眾交流著一條條“家教良方”。
周慧玲今年73歲,是一位有著40余年從教經歷的退休教師,但“教齡”卻從未停止。由她發起的“家有良方”教育公益號有300余萬粉絲,短視頻點擊量超2億人次。
1984年3月,全國第一個關心下一代組織——“安陽市關心下一代協會”正式成立,從此關愛之火在中原大地點燃。38年來,全省60多萬“五老”和關工委工作者們,書寫了數不清的像周慧玲一樣的動人故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關工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在探索中前行、在實踐中深化、在創新中發展。
奔涌在關心下一代事業的長河里
每到節假日,小姑娘路子賢就來到村口等待,她要等的人是她的“媽媽”們——安陽林州市紅旗渠愛心媽媽團隊賈文慧等成員。
她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卻情同親母女,每次一見面就親密無間地摟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
林州這支自發組織的“愛心媽媽”團隊,在當地很有名。她們大多已經退休,但不忘發揮余熱,定期到農村困難家庭走訪幫扶“結對認親”,讓那些孤兒能享受到家庭的溫暖。
一百多位被幫扶的孩子里,有幾位長期住在愛心媽媽家中,還有8位已走進大學校園?!吧磉叺娜说弥覀冞@一舉動后,也紛紛加入愛心媽媽團隊,為更多的孩子送去‘母愛’?!眻F長賈文慧決心將這份事業進行到底。
改變,就這樣從點滴處發生了,最終煥然一新的將是一些孩子的樣貌甚至是命運。
目光從豫北的小鄉村,延伸到更廣袤的中原大地——
扎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卓有成效。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為契機,廣泛開展“騰飛中國輝煌70年”“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等主題活動。舉辦“紅星照耀我成長”紅色夏令營,成立省青少年德育研究指導中心,組建青少年德育宣講團,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規范化、常態化。
聚力脫貧攻堅,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更加精準務實。深入開展“講政治、育新人,學科技、奔小康”活動和“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融入黨委政府工作大局。與省關心下一代基金會、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聯合發起“精準扶貧、護苗行動”,義務診療貧困家庭疑似先心病患兒3145名,救治先心病患兒720名。近五年來,全省各級關工委募集資金1.17億元,累計資助青少年達130萬人次。
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彰顯作為。聯合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法潤華夏、少年國強”“法治在我心中”關愛服務活動,積極參與安全教育。依托5.3萬多個關愛工作團,組織“五老”擔任法治宣傳員、糾紛調解員、心理指導員等,結對聯系9830名失足失范、歸正矯正、涉罪涉毒青少年。參與建設家長學校1.38萬所,舉辦家庭教育講座2.2萬場,1.26萬名“五老”常年奔走在網吧義務監督一線。
一位又一位前輩,愛崗敬業數十載而初心依然熾熱。在關心下一代事業發展長河中,他們始終愿作那奔涌的浪花!
用心打造出培根鑄魂的“金字招牌”
初春的信陽革命老區,雨歇云散,紅色故事不斷。
“我和老伴兒騎著三輪摩托車,沿著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略轉移路線,用手中的鏡頭記錄當年紅軍走過的路……”信陽市關工委革命傳統教育宣講員、大別山干部學院特邀講師李建設,正通過一張張珍藏的老照片為學生們講黨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永遠跟共產黨走……”在信陽市關工委特有紅色教育品牌“紅紐扣”主題教育活動中,李建設和百余名老同志一起,在孩子們的心田埋下“愛黨、愛國、愛人民”的信仰之種。
300多公里外,河南博物院,這里也在講述著動人心弦的過去。
青少年學“四史”云課堂上,歷史課堂徐楠老師結合新民主主義革命展覽的歷史脈絡,以“紅色印記”為主題,用“看文物、講故事、塑品格”的形式,將學生帶入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什么時間、在哪里召開?”“同學們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樣?”……搶答模式開啟,一問一答熱烈互動將直播推向高潮。
從今年起,省關工委將每年的七月作為“黨史學習月”,集中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7月1日,全省關工委“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暨游基地、學黨史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二七紀念堂廣場舉行,省關工委主任趙素萍向鄭州二七紀念館頒發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牌匾。
十年來,在省委正確領導和中國關工委精心指導下,全省各級各地關工委積極組織開展了各類豐富而有意義的活動,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關愛品牌、金字招牌,起到了“一花引來萬花開”的良好效果——
連續舉辦4屆“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比賽,建設家庭美德、涵養時代家風成為千家萬戶的自覺追求。啟動“我愛母親河”云上教育和“講好中國故事、弘揚黃河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210多萬“五老”和青少年踴躍參與。連續多年開展“關愛助學”活動,2021年省關工委、省關基會向災區聯合捐贈30萬元愛心資金,2022年省市關工委聯合花花牛乳業等3家企業共捐贈73.5萬元愛心資金。深入開展“孝老敬賢月”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宣傳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敬賢傳統美德。聯合開展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選樹出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未成年人先進典型。
圈圈年輪只為畫好最美的同心圓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導,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使廣大“五老”在關心下一代的廣闊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十年來,全省各行業各領域的老同志們用行動響應號召——
河南農業大學關工委李世國同志參與創辦“科技點播臺”,先后邀請百名退休專家教授擔任技術顧問,錄制播出節目560余期,數千名大學生志愿者在服務“三農”中受到教育、增長才干;駐馬店市老記者協會王有震老人長期以來以關心下一代為己任,僅留下少許生活費,剩下工資幾乎都捐獻給了困境兒童,幫助他們戰勝困難、迎接新生……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走過激情燃燒的歲月,未來如何更上一層樓?
去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全局,提出了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以及推進關工委建設和強化組織實施的重要舉措,為新時代關工委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綱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匯報,召開全省關工委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省關工委成員單位得到優化調整充實。省關工委領導馬不停蹄開展線上線下調查研究,先后到鄭州、周口、南陽、商丘及省檔案館、省科技館、省地質文化陳列館等實地調研,在充分的探討、研究、交流中,工作熱情進一步高漲,工作舉措進一步明晰。各地關工委和廣大“五老”的工作狀態與能量在《意見》的落實過程中,也不斷被激發、被激活。
我們黨即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省關工委積極開展“老少共攜手、喜迎二十大”主題活動,充分發揮“五老”優勢作用,認真組織宣講活動、廣泛開展實踐活動、創新開展文化育人活動、深入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把個人夢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成長成才。
“喜迎二十大,中原出新彩”攝影書畫作品展精彩紛呈,360件優秀作品真實記錄了青少年在社會各界關心下茁壯成長的生動剪影;“喜迎黨的二十大、慶祝八一建軍節——軍魂永鑄”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上的書畫作品,將捐贈給革命老區希望小學;省關工委在微信公眾號開辟“喜迎二十大”專欄,廣泛宣傳各地關工委的典型做法、廣大“五老”和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風貌……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我們將迅速組織廣大‘五老’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網絡,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掀起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切實把廣大‘五老’和青少年的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壁w素萍表示。
由上至下,從內而外,全省關工委組織凝心聚力,交織成一棵參天大樹。
38年,38圈年輪,圍繞著不變的初心與使命: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站在新的起點上,全省關心下一代事業必將綻放更多生機與活力,必將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高銳